湘西永顺土家山寨,共享玉米丰收喜悦东游

2025/2/16 来源:不详

#金秋丰收节#湘西永顺,地处武陵山脉,以山地为主。土家儿女们世世代代生活在大山里,大山就是他们的家。人们抬头望着大青山和晨起夕落的太阳,久而久之,太阳和大青山便成了人们劳作的时钟。自古以来,在大山深处,勤劳善良的人们就这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华语群星-苗岭的早晨04:07来自东游记二师兄秋收时节,我回到石堤镇大明村。大明村四面环山,这是一个典型的土家山寨。走进农家,一派丰收景象,黄澄澄的玉米到处都是,有的挂在吊脚楼上、有的挂在过道旁,似乎家里能挂的地方都用上了,把整个房子团团围住,像是用玉米棒子装饰而成,好不一种丰收的喜庆。待到风干时,忙碌的农活稍作停顿,他们便开始把玉米棒子剥成玉米。出生70年代,我对玉米有着解不开的情结。在那个经济不发达的年代,由于山区稻田面积限制,大米供应严重不足,家里父老乡亲依托山区旱地,大量种植玉米,玉米便成人们充饥一大主食。虽然南方人不习惯玉米,但它能维持人们生存的基本能量。那个年代,山区玉米的收成非常低,可谓是粒粒皆辛苦,翻地、播种、补种、锄草、再锄草、收割,无数次上山下山。同时,还得靠天吃饭,一年下来,人们几乎很难从年头吃到年尾。这是一段非常艰难的历史,值得我们珍惜今天的生活。年,是一个不平凡之年。从春节开始,新冠疫情严重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外出务工人员一时滞留在家,人们又开始大量种植起玉米来。现在种植玉米,不再成为人们充饥的食物,而是用于喂养牲畜和家禽、或者运到市场变卖。同时,有些土家人也做成包谷粑粑,玉米豆腐、酸玉米渣等,用于人们多样化饮食的调剂品。看到孩子们吃着包谷粑,他们永远也不会懂得那段艰难的历史……年初秋来,在湖南湘西,几乎大雨连着小雨,没看见几个艳阳天。我开始发愁了,正值秋收季节,父老乡亲们怎么割收玉米?就算社会经济比较发达的今天,玉米的种植到成为碗中的粮食,除了付出的汗水,同样少不了老天的照应。不禁感慨,每一颗粮食实属不易,珍惜粮食,尊重农民成果,是我们每人应尽的义务。提倡节约,反对浪费,光盘行动势在必行。当我再次回到农村时,村子里留守的老人们,孩子们坐在木楼板上玉米堆里,手上拿着已经风干的玉米棒子,不停地剥着玉米,发出沙沙的声音,偶尔脸颊上的汗滴掉在玉米上,辉映出闪闪光点。他们谈笑风生,每人负责一个角落,满脸的喜悦,好一幅和谐、美丽、丰收的画卷。那份丰收的喜悦,全写在纯朴善良的大爷大妈脸上,只是又多了一道岁月的沧桑。00:15作者简介:*洪洲,网名东游记二师兄,男,70后。来自湖南湘西,工程师,爱好乒乓球运动及户外旅行,热衷于摄影及视频创作,网络优质创作者,网络旅游达人。一直致力于用图文抒写生活、用视频记录风景、把旅行拍成电影大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86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