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残志坚夫妇俩不做脱贫路上掉队人华声在
2024/10/16 来源:不详向承友夫妇和他们的蜜蜂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罗奋飞王文军李超平“我和妻子同病相怜,虽然都是残疾人,但这么多年来没给国家增添过任何负担。感谢有这么多好领导的鼓励和好政策,我们不脱贫都心里有愧。”向承友给笔者讲述他脱贫后的心声。50岁的向承友系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灵溪镇花园村人,是村里出了名的老实人,现在成了家喻户晓的致富带头人。3岁时,向承友因患小儿麻痹症,左腿严重残疾,由于不会走路而被一些同龄人瞧不起。在别人鄙夷的眼光里,他放弃了软弱无力的脚,学会了倒立行走,直到14岁才学习借助拐杖勉强移步。年,向承友经媒妁之言,与小自己两岁的妻子王竞春结婚。王竞春1岁半时从曾祖母肩上摔下来,折坏了背,家里无钱医治,导致脊椎严重变形。年,他们的女儿向莹出生,女儿健康的身体让夫妇俩倍感欣慰。向承友夫妇为花卉苗木剪枝为守住来之不易的幸福,向承友完全忘却了自己是个残疾人,到邻近山中采来了蜜蜂群。他是全村第一个爬上树的人,用羸弱的身躯,将蜜蜂带回家里养起来。他还学过缝纫技术,在县城一家印刷厂装订过本子,还去过福建泉州打工,负责加工书包带。但只有小学文化的他,不会设计,很快缝纫技术被人工智能所替代,没有赚得很多钱的他,只好折返回家。年,向承友夫妇和两个孩子,被评为建档立卡户。年,永顺县审计局驻村开展精准脱贫帮扶工作。“县委书记石治平和县长陈海波多次来我家,鼓励我树立信心,发展适合自己的产业脱贫。”向承友说在精准扶贫前,他从未见过这么大的领导。年,向承友夫妇向亲戚朋友借了4万元,买了21头藏香猪,夫妻俩起早贪黑地当起了养猪人。年,养殖规模达到头的向承友,看到市场养猪人越来越多,在帮扶干部的建议下,他选择了产业转型,买掉了大部分猪,收入40多万,成了村里脱贫致富的典型。向承友在自家的房前屋后搭起了小工棚,棚内养了多达50多桶的蜜蜂,棚外种植景观花卉苗木。“审计局领导经常帮我们出点子,我和爱人凭借自己的辛勤劳动,每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不比一般人差。”从小就不服输的王竞春对自家信心满满。帮扶干部彭万高鼓励向承友夫妇发展养蜂产业夫妇俩刚满13岁的儿子向金对笔者说,他长大后想当兵,要保家卫国;他们17岁的女儿向莹则在永顺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习,计划毕业后利用靠近世界文化遗产老司城的地理优势,发展农家乐和乡村旅游。向承友、王竞春夫妇身残志不残,没有什么文化,但他们正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不再贫困的未来,不做脱贫路上的掉队人,在田园村里过着幸福美满的田园生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