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县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平整工作
2022/8/11 来源:不详白癜风需要住院吗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210821/9343706.html
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向峰
“多亩地,油菜加水稻,一年两季大丰收。”4月19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万坪镇种粮大户张鹏,看着自家高标准农田里饱满的油菜籽,不由唱起了土家山歌:“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油菜花开满地香,乡村美景最迷人。”
近年来,永顺县先后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67个,完成建设面积27.8万亩,新增灌溉面积20.65余万亩,受益农户达15.8万人。溪州大地,沃野千里。
增投入、强机制,建设逐年提速
“不到一年时间,田里大变样。”该县颗砂乡旭东村种粮大户向先金感慨,“过去田土不平整,不利于农机操作,成本大,如今从源头到田头,各种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多亩田种植不费劲,种田底气足足的。”
向先金流转土地亩种植水稻、玉米、杂豆等,创新稻田养鱼、稻鸭共生等生态种养模式,带动多户多人脱贫;同时,向先金针对农村劳动力缺乏现状,采取了“九代模式”——即代耕、代育秧、代插、代管、代收、代烘干、代加工、代储藏、代售,为周边村农民开展服务多亩。
年,永顺县在保障高标准农田亩均投入元的基础上,再安排万元列入财政预算,专项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提档升级工程。截至目前,该县已建成高标准农田27.80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8%。
塔卧镇科甲村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现场则是另一番景象:按照“小田改大田”的模式,将38丘零散的小田改造成位于3个水平面上的9丘大田,新增农田面积10%。项目实施前通过精准选址,优选选择符合平整土地的田块,合理划分和适度归并田块,减小农田地表坡降,增强农田保土、保水,保肥能力。
建良田、配良技,质量不断提升
“田好了,农技农艺也得跟上来了。”永顺县和丰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鹏的种地方式不断升级,经过油稻轮作,水稻种植一亩地产值到元至元,油菜一亩地产值在元至元之间。通过稻油项目的轮作实施,每亩产可以为农民增收元至元。
稻田提质量,种地方式跟着升级。张鹏细数变化:泥土路变成砂石路,大农机开进田里,综合一算,每亩稻田产量多斤,成本节省上百元,农民种粮积极性也不断高涨。
永顺县以在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为主,着力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坚持抓好土地治理项目科技推广示范,大力推广普及先进适用的科研新成果、新技术,重点支持良种良法的普及,搞好先进适用技术的组合配套,强化对农民的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素质水平。
在永顺县各个项目区内,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5%以上,道路通达率达97%,预计年新增粮食及油料1.45万吨,助农增收万元,形成稳产高产、节能高效,生态和谐、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新格局。
种好田,收好粮,种得山地满仓
“哪段路容易破损,哪段渠道常堵塞,哪块低洼地总积水,我都记在心里。农田管好了,农民才能长受益。”永顺县石堤镇五里村湖纳组稻田网格长田应跃说。该县明确县、乡、村、组四级网格长管护责任,每组都安排1名管护人员,确保建好的高标准农田有人管护、有人监督、有人维修。
“以前冬天旱、夏天涝,没人种,就是一片荒地;现在旱能浇、涝能排,还可以进行机械化作业,效率高很多。”石堤镇种粮大户刘代胜告诉记者,他已流转了项目区里的亩农田,正常年份能产粮食20万公斤,秋收后再种一季油菜,一年收入能达多万元。
三分建、七分管。永顺县按照“谁所有、谁受益、谁管护”和“以工程养工程”的原则,推行管护形式,实现效益与公益相互链接,明确受益主体和管护主体。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树立公示牌、工程标志牌,由村委会负责做为公益设施管理。
永顺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高质量推进,为粮食丰收夯实产能基础。年,永顺县粮食播种面积达57.8万亩、产量22.6万吨,获评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