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县做足林下经济文章打造百姓森林银行

2023/11/16 来源:不详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正规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李孟河通讯员陈大华暖阳撒大地,微风抚新芽。4月13日,记者沿着石梯走进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石堤镇油茶产业园,片片新绿爬上树梢,颗颗茶果探出了头,连绵起伏的万亩油茶林身披阳光,绿光粼粼,蔚为壮观。这片油茶林自年实施油茶低产林改造项目后,目前年产油可达吨、产值万元,贫困户人实现稳定增收,铺就了石堤镇羊峰、青龙、狮子等村村民的致富之路。近年来,永顺县把油茶产业项目作为破解农村产业发展瓶颈和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脱贫的突破口,通过新造、低改、套种等措施,实现油茶产业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相结合,油茶林变成了百姓的“森林银行”。当天下午,记者前往永顺县塔卧镇科甲村油茶套种示范基地,汽车在起伏的山林里爬升,行至山高处,看到山坡两边,许多村民脚贴泥土,在一排又一排的“山阶”上,站在不到半米高的油茶树间,熟练地施肥、起垄、铺膜。永顺县委办驻科甲村第一支书张林波介绍,新栽油茶要至少5年才能挂果收益,为了提高土地使用率加速林地收益,实现农作物种植与油茶管护双赢,科甲村在县里的支持下积极探索油茶幼林套种生长周期短、经济见效快的作物,以通过短期收益与长期收益相结合的产业模式,拓宽百姓的“钱袋子”。为什么选择套种?同行的湘西州林业局油茶办负责人田丰解释道:油茶幼林生长期间,通过利用林地间隙种植作物,以耕代抚,能有效地抑制杂草生长,增加土壤蓄水保肥能力,提高经济和生态效益。“那边再撒点肥,注意看脚下,别踩到苗。”科甲村二组的尹端武是村民也是党员,科甲村林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请他来管工。尹端武指着油茶林回忆:油茶是去年开始栽的,现在山上都绿油油的,但以前这里是大片荒山,坡高路陡,没修机耕道之前,所有的东西都要肩挑背驮,基本上老一辈的脚都是弯的。正在撒种的科甲村村民郑宏敏接过话:“肥料都是车子运上来,大家只要专心做自己的,很有干劲,栽辣椒还有工资拿!”该村按照“合作社+企业+农户”的产业模式,由工作队引进企业,科甲村林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提供前期资金、技术服务,农户负责种植。张林波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辣椒一年可以收一季,蔬菜一年可收两季,目前已联系好贵州、云南等地客商,按照这个模式和老百姓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光辣椒一项,以每斤辣椒1.2元收购,按照辣椒套种亩产斤计算,每亩最低收益元,除去人工及肥料等成本,每亩纯收入元以上。尹端武笑着对记者说:“等茶树长大,村里还要推广林下养殖,我们每一年的收益都有保障。我每天晚上都睡不着,只想天一亮就上坡干活!”目前,永顺县油茶林总面积已达44.8万亩,建成3个万亩油茶新造示范园,1个万亩低产林改造高标准示范园,22个千亩示范园,培育油茶专业合作社家。据了解,油茶林进入盛果期后,全县可实现年产茶油2万吨,年产值20亿元以上,受益农户将达到5万户20万人口,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万户8万人。守好寸土,有寸金。永顺县不少乡镇还新建了农产品加工厂,把套种作物的利益最大化,为百姓增收。首车镇是其中之一。年该镇依靠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新建了一个薯类加工厂,出售马铃薯加工成品干土豆片、土豆粉丝、土豆淀粉等,把种植的农作物变成商品销售,走线上线下进行销售。该镇镇长杨振华介绍,全镇油茶种植面积共亩,全镇每人平均1.5亩的油茶。去年以来,镇里在油茶幼林中套种了马铃薯、红薯、药材、花生等农作物共余亩,薯类种植面积占二分之一。林下套种有增收,油茶效益看长远。“油茶的生长关键在于透风透光,通过人工干预,控制油茶的高度,油茶才能长的更好。”当天,首车镇龙珠村的油茶基地里,州县林业部门技术专家在为基地负责人讲授油茶幼苗管护和套种技术。据了解,在油茶成长和发展的每个重要时间节点,专家都会定期前往地基给予技术指导,为油茶产业的健康发展助力。阳光盖着树苗,漫山的一株株小油茶树,舒展着枝叶,遍地闪着金光。[责编:李孟河][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65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