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余人增收永顺毛坝乡莓茶产业
2023/10/7 来源:不详白癜风 http://m.39.net/news/a_8605173.html
文/田明峰孟春绒姚瑶图/余光龙
3月17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毛坝乡东山村河坝溪莓茶合作社的基地里,50余名村民活跃其中,除草、施肥、整枝、育苗……忙得“有门有路”。
村民在莓茶基地里除草
从东山村村部楼出发,沿机耕道爬上凤凰山,层层叠叠的梯田里全是莓茶,场面十分壮观。村民们把修剪下来的枝条成捆堆放在田埂上,远远望去,像一个个“士兵”守望着这片莓茶。
“对面山头上是雨阳合作社今年新开发的基地,路已经拉通了,目前正在栽苗。”毛坝乡 委书记郑岩清介绍道。“清明节前都要种下去,六七月份就可以采 批茶了。”说起莓茶,郑书记又变成了“田专家”,从种茶到采茶、制茶,他都了如指掌。
在毛坝执 期间,郑岩清书记也见证了毛坝莓茶产业的发展壮大。
远眺莓茶基地
据了解,年,毛坝全乡种植莓茶余亩,其中一半基本上无人管护,处于抛荒状态。今年初,毛坝乡莓茶面积已达亩,6年多时间,种植面积翻了十多翻,价格由50元每斤,提升都元每斤,种茶户由50几户,增长到1多户。
采莓茶(资料图)
为抓好莓茶产业,助力老百姓增收,毛坝乡打好了一套“组合拳”,成立毛坝乡茶叶协会,培育合作社,通过“发苗木、抓培训、保底收”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提高种茶积极性,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做大做强莓茶产业,推进乡域经济发展。
借助国家农业农村部、济南市历下区对口帮扶之力,深耕细作,规范化生产,着力打造“一乡一品”,莓茶已成为毛坝乡脱贫支柱产业。目前全乡已有千亩园2个、百亩园7个,孵化莓茶公司4家、莓茶专业种植合作社11家,有一定规模的加工厂房9处,建成浙江大学产学研基地1处。全乡总产量达吨,总产值近万元。
晒莓茶(资料图)
闯市场,做推广,毛坝莓茶逐渐被外界认知和认可。年4月,毛坝莓茶喜获“第三届亚太茗茶”银奖。年9月,永顺莓茶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保护范围含毛坝、润雅、万民、万坪、砂坝、石堤等11个乡镇个村,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
毛坝莓茶获“第三届亚太茗茶”银奖
莓茶产业发展之快,老百姓口袋有钱进是关键。
毛坝乡毛坝村村民毛秋芳因病腿脚不便,孩子年幼,父母年迈,家里没有经济来源。年,扶贫工作队送来莓茶种苗和肥料,帮助解决生产方面的问题,当年夏季毛秋芳家就有了 笔来自莓茶的收入,现有莓茶4亩,仅莓茶年收入元,一家人顺利通过莓茶产业脱贫。
东山村68岁的全小妹老伴去世多年,3个子女都已成家,常年在外,全小妹靠卖点小菜为生,收入微薄。年,全小妹加入河坝溪合作社,流转土地3亩,租金每年余元,她本人常年在合作社务工,一年收入2万多元,逢年过节,不仅不要子女给钱,还能给孙子们包个红包,全小妹很是开心。
“都是手上功夫,我们一把年纪都做得起。”东山村村民王腊梅已有74岁高龄,每年摘茶她都在,每天能挣90元工钱。
48岁的彭珍菊手脚快,干活利索,合作社给她的工钱按小时计算,每小时达30元。
据统计,截至年底,毛坝乡莓茶产业共带动户余人顺利脱贫,年务工人数达余人,发放工资多万元。
莓茶枝条吐新芽
驱车行驶在毛坝乡境内,目所能及的坡坡岭岭都种上了莓茶,站在金刚利的山头,原地旋转度,亩成块连片的莓茶基地尽收眼底,让人不由振奋。附身细看,枝条上已吐出豆粒大的新牙,这一片片嫩叶子将为乡亲们换回一张张红票子,莓茶已成为毛坝的脱贫茶、致富茶。
[责编:李孟河]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