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小水电承担大使命

2023/4/29 来源:不详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4月14日,以“精准扶贫三湘巨变”为主题的湖南省脱贫攻坚大型成就展在湖南美术馆开幕。展览全面展示了湖南作为精准扶贫首倡之地取得的脱贫成就,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份成就里就有小水电的一份功劳。

小水电,曾是点亮山乡的“一根火柴”,直接解决了农村的缺电问题,被称为山区的“夜明珠”。

年,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将湖南列为小水电扶贫工程试点省,通过贫困地区的小水电开发,真正把钱装进老百姓的口袋,带富十里八乡。

“十三五”以来,湖南省委省政府把水利扶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环。年4月召开的湖南省委扶贫工作会议指出,要切实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加快推进水利扶贫工程建设,以攻城拔寨之势,全力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隆回县江子田扶贫电站。

一座小水电带富一方,曾经是美好愿景,如今是鲜活可见的事实。这五年,湖南共实施小水电扶贫项目31个,涉及8个市(州)16个国家级贫困县,总装机规模16.万千瓦,总投资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万元。扶贫电站每年产生扶贫收益超过.2万元,直接及间接帮扶贫困户3.2万余户,受益人口近10万人。

近日,笔者深入省水利厅,探寻小水电脱贫“造血”的内在奥秘。笔者认为,小水电扶贫工程之所以能在这么多扶贫项目中脱颖而出,靠的是三个“持续”。

多方利好,贫困户持续受益

众所周知,贫困地区大多分布在山区,工业基础差,产业发展困难,建设扶贫电站是见效快、收益可持续的优质项目之一。但贫困县财政紧张,单靠地方财政投资电站建设非常困难,国家及时开展小水电扶贫项目可谓“及时雨”。

小水电扶贫项目实施以来,各地普遍反映很好,贫困户评价很高。

之所以这么“吃香”,不仅仅是因为扶贫电站为当地政府和项目业主解决了建设资金的难题,更重要的是,贫困户直接享受国家资金分红,持续受益高达20年。

按照扶贫电站中央投资收益每年不低于6%并持续缴纳20年的要求,我省扶贫电站每年产生扶贫收益超过.2万元,收益直接用于帮扶贫困村余个,累计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1.9万余户。

▲湖南省第一批小水电扶贫工程试点项目之一芭蕉园电站全景。伍政华摄

新化县芭蕉园水电站装机千瓦,是试点项目中装机容量最大的一处电站,项目总投资.1万元,其中中央预算扶贫资金万元。据该县水利局介绍,水电站自年1月起,每年将中央投资收益的6%存入县政府指定账户,专项用于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村基础设施等公益事业建设。其中用于扶持建档立卡户贫困户每年万元,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等公益事业建设的8个受益村每年36万元。

▲新化县芭蕉园电站每半年上缴扶贫收益89万元,全年上缴扶贫收益万元。

除了中央投资收益分红外,芭蕉园水电站所在地部分村民还以被征用土地自愿入股万元,按股分红。在项目修建过程中,当地民工经济收入接近万元,电站投产后解决了当地有相关技能知识和水平的村民7人就业。

湖南将财政补助农村小水电建设形成的资产或收益,量化给贫困村和贫困户,实行收益保底、按股分红,建立贫困户直接受益机制,给贫困户带来长期收益。部分项目还加大扶贫收益缴存金额,帮助贫困户全面脱贫解困。

▲洞口县双龙桥电站厂房。

芷江县彭家湾水电站年度上缴扶贫收益35.8万元,收益率达17.9%,收益全部用于补贴周边贫困户收入。洞口县双龙桥水电站则按每人每年补贴元的标准对户进行兜底扶贫。

暖人暖心,扶贫成效持续扩散

有了电,扶一片。农村小水电的精准扶贫带动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促进了山区贫困农民脱贫增收,开辟和丰富了水电扶贫新模式。目前,小水电扶贫成效仍在进一步扩散。

▲永顺县山河村利用小水电扶贫项目收益发展霉茶种植产业。

▲永顺县卓福村利用小水电扶贫项目收益发展大棚食用菌种植产业。

永顺县将不二门小水电扶贫项目每年持续提供的25.8万元扶贫收益用于卓福村、山河村、白龙村3个村的产业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带动了3个村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脱贫致富。其中,山河村修建2公里的产业机耕道,发展霉茶产业余亩,涉及建档立卡户50余户多人,户均增收1万余元;白龙村新建猕猴桃产业40余亩,直接帮扶贫困人口40人;卓福村利用小水电扶贫资金新修农田灌溉水渠米,为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牛场新建管道铺设米,大力发展生猪、黄牛、土鸡养殖、食用菌种植等产业。

▲芭蕉园电站为当地农户修建的交通桥。

通过为当地乡村架桥铺路,小水电项目极大改善了当地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芭蕉园项目法人出资余万元,建设了一座86.7米长的钢筋混凝土拱桥,方便当地群众出行,解决了多年过河不便的问题。平江县马头岭水轮泵电站坝体经洪水多年冲刷被毁,水轮泵无法正常运转,当地村民反应强烈。项目实施后,恢复了大坝原高程,解决水轮泵站涉及4个村亩农田的灌溉用水问题。

▲安化县角塘梯级电站为奎溪镇黄沙溪村修建的桥梁和公路(米)。

据益阳市水利局介绍,从年至年,益阳市安化县共建设8处农村小水电扶贫项目,目前,已缴纳扶贫收益.4万元,累计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18个省定贫困村受益。

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一座又一座农村水电站,将水力转化为生产力,为湖南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与此同时,在小水电扶贫项目开展期间,湖南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同步开展小水电绿色创建工作,力求实现人水和谐。

▲小水电扶贫项目、全国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通道县老溶滩水电站。

老溶滩小水电扶贫项目地处怀化市通道县,电站从规划、设计、建设到运行的全过程,均按绿色小水电的创建要求,增设了生态流量下泄设施,可以有效满足河道生态流量的需求,被水利部评为绿色小水电示范站。

电站建成后,年发电量达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燃烧标准煤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吨、二氧化硫排放量吨、氮氧化物排放量62吨,其节能减排效益不言而喻。截至年,老溶滩水电站已上缴中央资金投资收益万元,对11个乡镇个贫困村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小水电专项资金扶持。

可见,小水电扶贫项目是一项精准扶贫的民心工程。如今,哗哗的水不仅流出了真金白银,还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是一件功在千秋的大好事。

新时代催生新使命。过去,农村小水电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发挥了自己的光和热,如今,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潮流中,小水电必将担负起新的使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45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