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持续彰显首倡之为全力以赴巩固拓展脱贫
2022/8/3 来源:不详程序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cgia.cn/news/chuangyi/1592212.html
红网时刻记者李艳华通讯员张治坤孟春绒湘西报道
近年来,永顺县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及州委、州政府工作要求,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抓细抓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连续三年成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芙蓉镇精彩的民族文化节目。
持续彰显首倡之地新担当新作为
永顺县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以精准扶贫首倡地的政治自觉和政治担当,坚决落实“三级书记”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工作要求,全力保障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土家族晒龙谷。余光龙摄
永顺县今年召开县委常委会议20次、县政府常务会议14次、县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会议4次、工作推进会议4次专题研究部署相关工作,明确由县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挥中心负责统筹调度日常工作,加强力量统筹、全面压实责任,充分发挥县级领导“一线总指挥”、乡镇党委书记“主攻队长”、村支部书记“尖刀排长”的作用,着力构建“三级书记”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强大合力。
永顺县坚持县级领导包乡镇、后盾单位包村、工作队员驻村、干部结对联户工作机制,县委书记、县长年内走访村(社区)个,帮助协调解决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等问题个。41名县级领导深入各自联系点开展调研督导,加强分管行业领域工作的统筹谋划和调度推进。全县精心选派个驻村工作队、名驻村工作队员充实到乡村振兴工作一线,确保驻村干部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全面推进党群连心“五个到户”,用心用情做好户人结对联系和帮扶工作,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全力以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永顺县坚持把防止规模性返贫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底线性任务,毫不松劲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到位,全力以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动态监测管理,密切跟踪其收入支出、“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等,把符合条件的对象分类按程序纳入监测范围,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针对性制定帮扶措施,确保应纳尽纳、应帮尽帮。今年共纳入监测对象户人,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和标准,消除风险39户人。
永顺县保持主要政策总体稳定。义务教育保障方面,全县共发放和减免教育助学资金.96万元、惠及学生11万余人次。基本医疗保障方面,全县脱贫人口参保率达%,大病保险报销人次、补偿金额.3万元。住房安全保障方面,全县实施危房改造户,均已全部完工,做到“人不住危房、危房不住人”。饮水安全保障方面,投入资金4.12亿元,建成一批水利项目,今年成功争取全省唯一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试点县。
永顺莓茶采摘。余光龙摄
永顺县深入开展特色产业“南提质、北扩面”行动,着力构建“六个一”产业发展体系。今年安排产业发展资金1.64亿元,全县建成猕猴桃、油茶、柑橘、茶叶等脱贫产业基地万亩,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过5万元,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顺利通过国家农业农村部中期评估,产业发展对巩固脱贫成效的支撑作用得到不断强化。预计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0%,高于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9.5个百分点。
全面加强49个安置区产业就业扶持、社区服务管理、基础设施配套、兜底保障等重点工作,今年以来,为易地搬迁群众发放产业帮扶资金万元、实现人均元的产业收益,开展“春风行动”进安置区专场招聘活动8次、提供就业岗位个,开发保安、保洁等公益性岗位个,名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
永顺县对标对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和“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目标任务,采取多项措施,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见效。
实施产业就业富民行动。全面对接省“六大强农”行动,全县完成粮食播种面积58.5万亩、产量达22.6万吨,3.12万亩高标准农田全部开工建设,实现生猪存栏17.84万头、出栏22.48万头,人均特色产业面积达2亩以上,累计引进和培育老爹生物、沃康油业、万源生态等州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3家,“两品一标”认证、绿色食品认证达54个,“永顺莓茶”“永顺猕猴桃”“永顺蜜桔”“松柏大米”等4个品牌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千方百计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年内开展脱贫人口就业劳动者培训人,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总人数人。
美丽乡村陈家坡。余光龙摄
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近年来,永顺加快构建“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客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着力打造覆盖面广、带动力强、群众点赞的“民生路”“致富路”“发展路”,全县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公里、全州排名第一,25户或人以上的自然寨全部通达,全县行政建制村通班车率达%,国、省干线公路通车里程达.99公里,张花、龙永、永吉高速、黔张常铁路建成通车,永顺步入高铁时代,“山里山外两重天”的地理困境一去不复返。把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仗,年内完成改厕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垃圾中转站年度任务全部完成,申报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3个、精品村1个、示范乡1个,省级“土家探源”特色村镇7个,成功创建最美农家户,着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实施乡村育才聚才行动。坚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统筹使用省19名、州18名、县名科技特派员,聚焦猕猴桃、油茶、茶叶等农业特色产业,定点联系23个乡镇科技服务站、个脱贫村、23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和42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乡村本土人才队伍4余人。抢抓全省首批柔性引才试点县有利契机,柔性引进刘仲华、官春云、邓华凤等院士专家,建立官春云专家院士工作站,成立产业研发中心、劳模工作室18个,助推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实施乡风文明铸魂行动。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州级以上文明村镇23个,广泛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精心策划“百年风华·湖湘国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暨首届芙蓉镇国潮文旅活动周等系列活动,特别是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为民办实事”“微心愿”“疫情防控”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余次,为65岁以上农村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人次,为个“农家书屋”赠送图书8万余册,开展送红色电影、文艺下乡场次,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实施治理效能提升行动。以开展州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契机,全面落实个村(社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三个清单”,圆满完成16个乡镇个村应急能力建设任务,深入推进基层公共便民服务“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项审批和管理权限下放到乡镇、村(社区),让村民真正享受到“就近办、便捷办、马上办”的贴心服务。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纵深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法(按照村3次、乡镇2次、县里1次依次调解”),落实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压茬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