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胜全面小康五彩三湘绿果篇小小猕

2025/2/18 来源:不详

猕猴桃种植户彭武应在果园中采果童迪摄华声在线9月26日讯(记者杨帆康蒙周培)金秋时节好丰收,猕猴桃园果香浓。永顺县高坪乡那咱猕猴桃产业扶贫示范园里,缠绕在支架上的猕猴桃枝繁叶茂,结出的果子已缀满枝头。基地里,猕猴桃种植户彭武应拎着“刚下树”的猕猴桃笑容满面。9月25日,湖南省第九届网络文化节之“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精准脱贫在三湘”媒体湖南行媒体团来到永顺,探访猕猴桃如何成为当地居民的“幸福果”。高坪乡位于永顺县东南部,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乡镇,近年来,高坪乡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助推器”猕猴桃种植面积从年的0.9万亩增加到3万亩,人均2亩,猕猴桃产业成了全乡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高坪乡党委副书记、乡长万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乡里主要种植的“米良一号”猕猴桃收购价在每斤1.2元到2.2元之间,进入盛果期后,每亩产量可以达到到斤,“这样算起来,每亩猕猴桃的收入就有元,产量高的可达元。”王罗辉向记者介绍猕猴桃种植情况童迪摄依靠猕猴桃,村民们纷纷买车建新房。高坪乡场坪村的王罗辉退伍后回到家乡,种植猕猴桃已10年,目前家里有两个孩子,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小车在我们这边很普通,虽然是几万块的家用车,但大家都开得起。”王罗辉表示,自己家里也有一辆车,目前开销比较少,正考虑换一辆,“我媳妇比较中意奥迪。”王罗辉笑说。村民们一串串的幸福“密码”,源于产业扶贫政策的“赋能激活”。万锋告诉记者,高坪乡与从事猕猴桃产业深加工的企业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将农产品生产、加工、仓储、销售等环节一体化,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现代农业与规模工业的有效联结,年,高坪乡的猕猴桃产业收入达到1.5亿,贫困人口年人均增收达到元,综合贫困发生率从年19.52%下降至0.6%。目前建档立卡的户贫困户已全部脱贫。黄英向记者讲述自己回乡创业故事童迪摄产业兴旺日子美,能人回乡干劲足。黄英出生在湖南湘西高坪乡高坪村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是一名土家族女子,家里有个姐姐。小时候,父亲经常外出做工挣钱养家。她们姐妹俩就经常去年迈的外公外婆家吃饭,有时候会去同学家蹭饭,但偶尔仍会饿肚子。如今,黄英一晃就三十多岁了,在外打工10年,去过浙江、海南等地。外出打工的经历让她想到,能否以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为家乡做点什么。于是,她辞去工作,回到家乡,用网络手段推广家乡的猕猴桃等特产。“这片土地有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发展空间。”黄英表示,今年是她个人的电商元年,最近正在修建自己的直播间,希望能够通过直播带货的形式,打造品牌形象,推广家乡的猕猴桃。来源:华声在线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86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