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为底文化为魂吉首市生态文化旅游发

2025/1/21 来源:不详

生态为底文化为魂——吉首市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纪实吉首市矮寨镇德夯风景区,苗族群众盛装表演苗鼓喜迎八方来客。郑梦丽摄年5月1日,吉首市矮寨奇观旅游区悬崖栈道,前来景区的游客络绎不绝。石春秀摄莫成陈生真龙涛冬阳和煦,惠风和畅。吉首市矮寨奇观旅游区,雄奇险峻的德夯大峡谷,被裹上了一层金黄,让人沉醉;巍峨的矮寨大桥高耸入云,犹如一条巨龙,时隐时现;景区里游人三三两两,欢声笑语不时回响在峡谷上空……放眼吉首市广大农村,乡村游也是搞得有声有色:峒河乡风民俗游、红枫生态康养游、西门口农旅科普游、马颈坳茶旅乡村游……丰富的旅游业态吸引了广大市民前来休闲娱乐。虽是初冬时节,寒意已浓,吉首市各个景区景点,仍是一片热闹景象。近年来,吉首市围绕“武陵山片区生态文化旅游中心城”目标,成功打造出游客集散的“客厅”、市民休闲的“花园”、文化传承的“书房”。今年1至10月,全市共接待游客.5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0.83亿元。吉首市也先后荣获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旅游百强县市、湖南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等荣誉称号。游客集散的“客厅”“吉斗是苗语,意思是骑在雄鹰背上的苗寨。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这一片山岭像不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吉斗苗寨恰好就落在雄鹰背上。”11月4日,矮寨奇观旅游区吉斗苗寨景区,导游张赐娇正在热心给游客作讲解。整个吉斗苗寨居住着45户人家,青石板铺成的路面连接着苗族民居,镶嵌在陡崖边缘,寨子显得格外干净整洁。特殊的地理环境赋予了吉斗苗寨独有的魅力——寨前梯田层层、阡陌纵横,寨后古木参天、峭壁林立,犹如一幅恬淡的山水田园画。“这都是什么神仙地方呀!”来自长沙的游客张女士对苗寨风情赞不绝口。峡谷里,游客三五成群,忙着合影拍照,欢声笑语,经久不息。“能把家乡的美景介绍给外地游客,我觉得这份工作非常有意义。”张赐娇是永顺县的一名建档立卡户,年7月,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后,张赐娇来到景区工作。“现在每天都要给三四个团讲解,月收入有多元呢!”张赐娇说。在德夯峡谷景区门口,笔者偶遇了一位正在编织苗族花带的苗族老人龙盼银。只见她身穿传统苗族服饰,左手拿着“连排”,右手穿针引线,精湛的手艺引来游客阵阵惊叹,纷纷抢购。“空气好、身体好、生意好!”龙盼银连用几个“好”来形容当前的幸福生活。站在矮寨大桥桥头,放眼望去,不仅可以欣赏到云海、奇峰、怪石的峡谷风光和天桥、天路交相辉映的现代科技奇迹,还可以俯瞰德夯峡谷和田园风光。百年路桥奇观、千年苗寨风情、万年峡谷风光,在这里得到了完美融合。年,借着创建国家5A级景区的契机,矮寨奇观旅游区先后投入1.5亿元进行景区提质改造,服务设施更加完善,游览通达更加顺畅,游客与日俱增。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景区共接待游客23.52万人次。市民休闲的“花园”“这就是我们吉首人民的后花园!”11月5日傍晚,市民张友兵正带着家人在“谷韵绿道”散步。旁边,峒河静静流淌,沿岸青山如黛。芦苇中不时有白鹭振翅而出,或盘旋、或落于河滩和垂柳之上,一片安逸、祥和。顺流而下,一座依山傍水的山寨——坪朗苗寨,映入眼帘:层层叠叠的民居,青墙黛瓦,翘首飞檐,与四周环抱的青山浑然一体,一股浓郁的民族文化风情迎面扑来,犹如走进一个世外桃源。恍然间,一阵苗鼓声传来。“结婚嫁女要打鼓,生小孩要打鼓,远方客人来了要打鼓……”苗族人民爱鼓舞,通过音乐和舞蹈的完美结合,来表达对美好生活向往。除了苗鼓,傩戏、上刀梯、下火海、狮子舞等民俗表演,皆是吸引游客来访的靓丽名片。踩着跳岩过河,峒河缓缓流动,清澈见底,可见游鱼河虾。夕阳下的峒河,涟漪荡漾,金光闪耀。坪朗村积极开展“整脏治乱、美化家园”主题活动,大力实施“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取得明显实效,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湖南省特色旅游名村”等荣誉称号。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坪朗村着力于美丽乡村建设,村庄成景区,产品成商品,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古朴的村寨成了周边市民休闲娱乐的最好去处。截至目前,全村共有“农家乐”和农家旅馆12家,年全村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近年来,吉首将乡村旅游业作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提升市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措施,着力创建生态农业、观光乡村旅游体系,成功打造探秘苗乡、亲水峒河,石寨采风、果蔬天堂,花海觅爱、茶乡品茗,将军故里、水墨丹青等13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涌现出隘口村、排兄村、幸福村、家庭村、齐心村、中黄村、河坪村等一大批网红打卡点,全市乡村旅游产业健康快速有序发展。文化传承的“书房”吉首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共拥有6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6个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8个中国传统村落、3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有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乾州古城里,三开门、胡家塘、文庙、仁和居、石牌坊等老建筑,鳞次栉比;罗荣光、杨岳斌、翦伯赞等历史人物遗迹依然保存完好。随着“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园”建成,全州2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汇聚于此,18位非遗传承人及民间工艺大师入驻,非遗研讨、艺术交流、文学盛会,一场接着一场。吉首市强化传统文化传承和节庆营销推广,每年定期举办马颈坳钢火烧龙、河坪调年节、丹青清明歌会、苗族四月八等民俗文化活动,举办吉首鼓文化节、矮寨大桥国际马拉松邀请赛、矮寨公路奇观国际自行车挑战赛等重大活动,不仅实现了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还成为推动吉首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其中,连续举办七届的吉首鼓文化节,是省委宣传部确定的湖南三大民族文化节庆品牌之一,已经成为吉首生态文化旅游最亮眼的一张名片。每到鼓文化节举办之时,全世界各地的鼓舞艺术汇聚吉首,与苗鼓同场炫技,热闹非凡,吉首“天下鼓乡”的美名越叫越响。11月14日,第八届吉首鼓文化节将在矮寨景区如期上演。这些天,第三代“猴儿鼓王”时节海正在抓紧排练,“要以最好的状态参赛,把苗鼓的魅力展现给各国友人!”吉首,以其古老传统文化向游人展示着迷人色彩,这座有着四千多年历史的悠游古城,饱经历史沧桑,却风采依旧。静谧的河流,温润的石板路,无不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每当夕阳西下,吉首市城市乡村的大街小巷总会响起熟悉的苗鼓声,小桥、流水、人家,全部笼罩在晚霞之中,恬静而又绚丽。文脉相传,已经成为吉首的城市符号。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84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