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策如阳光
2023/10/24 来源:不详白癜风 http://m.39.net/disease/a_8598885.html
署科村,只是湖南省确定的11个深度贫困县之一的永顺县的一个村,位于县城东北部,隶属于润雅乡管辖。
年10月,我 次听说署科,也是 次去署科。在署科,当时我还没有结对户,是跟着同事入户走访的。其中一户人家,住在一栋陈旧的木房子里。所谓陈旧,有些木板有点腐烂了,一张彩条布遮着风雨。家里没什么像样的东西,一台电视机是我 目视到的家用电器。家有两孩子上小学,孩子的房间也是用彩条布隔开的,看到这样的场景,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又是一年秋天,在单位组织下,我再次来到署科。这次到署科,是去帮署科老百姓打谷子。为了不耽误干农活儿,我们于前一日下午,就赶到署科了。晚饭后,三五个同事一组去夜访。我在署科有两户结对户,其中一户是我 次跟同事走访的贫困户。后来才知道,他也姓张,我们同姓。他比我大,我管他叫张哥。我认识张哥时,国家正在大力实施异地搬迁和危房改造工程。张哥是署科 批享受危房改造的人。这次去张哥家,他正在收拾新房子,窗户擦得非常干净,房子的客厅、卧室、厨房也收拾得井井有条。地面铺的是瓷砖,门不再是吱呀响的木门。我问张哥何时搬进新房。张哥告诉我,可能要等到春节了,图个喜庆。
从张哥家出来,到我结对的另一户张伯伯家,大概有二百多米远。张伯伯住在一个坡山。我跟同事说,原来遇到雨天,要去张伯伯家,还得换雨鞋。雨水流的到处都是,无从下脚。而此时我们走在平坦的水泥路上,一盏盏明亮的太阳能灯,铺在路上,仿若白天。其中有个同事说现在农村的变化真大,路灯安到家门口了。一个上年纪的同事补充道,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盛行过这样一句话,社会主义,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呀!我们先不说沿海城市的村庄,就拿署科这个偏远的村庄来说,现在都是洋楼汽车,通水通电通路,谁会想到,做梦都没有想过。
入户走访“张伯伯”家
我们到张伯伯家时,老两口正在看中央新闻联播。张伯伯今年79岁,患有眼疾,耳朵不怎么好使。儿子儿媳在大连打工。张伯伯看我们到来,特意把椅子从电视机前撤了几步。张伯伯是年已脱贫户。按照脱贫不脱 策的要求,张伯伯今年继续享受着医疗补贴、教育补贴等等。
今年初夏,县畜牧局为署科送来黑猪和稻花鱼。每头黑猪,可以补助元。张伯伯养了三头黑猪,光补贴就可领到上千元。加上张伯伯老两口特别勤快,自己种了点水稻和玉米,日子是越过越红火。单位领导知道张伯伯老两口的水稻还没收割,特意安排了一个小组,帮其收割。与张伯伯拉家常说到 的 策时,张伯伯指着电视说:“昨天习主席在中非论坛上讲话了……我们国家不像过去,强大了。”边说边竖起大拇指。在我们起身离开时,张伯伯伸出两个大拇指说:“ 的 策呱呱叫,干部呱呱叫。”
走到村委会,村里的路灯全亮了。俯瞰整个村子,白色的路灯,像一条飘逸的哈达,把全部的爱都献给黑夜,献给署科。此时,有先回的同事,把铺打好了。有睡车里的,有睡乒乓球台上的,有铺着凉席睡办公室地上的,也有睡长条椅上的。住宿条件有点简单,但没人怨言,都开心得像个孩子一般,睡得格外惬意。
第二天天刚刚亮,我们就起床了。吃过早饭,从村委会出发时,有些人家的屋顶还冒着炊烟,路上的水珠还没散去,盘在山顶上的雾还在行走。
打谷子,我们分了四个小组,每小组五到六人,刚好每小组帮一户人打。四户人家,各自种的稻谷都不多,多的1.5亩,少的1.2亩。我分到一户姓张的人家打谷子。我们都管他叫老张。后来跟老张聊天,问他这么大年纪了,还种田?老张跟我说:现在 的 策好,种粮还给补贴,趁着还能动得起,少给孩子添负担。
“打谷子”
我们在稻田里割谷子,打谷子,抽烟,拉家常,把一粒粒金 的谷子装进袋子,看着一包包谷子斜躺在田坎上,获得感油然而生。事后,我想最能让署科百姓有获得感的,是 的 策如阳光,不分远近,不分亲疏,照在署科的每个角落。
一件好事会温暖一个人的心,但像通水通路通灯,助学助农助医,建房子建合作社建小康之路等一堆好事,摆在眼前,定会温暖署科,定会照亮署科。
安静祥和的署科村
我知道署科很晚,认识署科也很晚,但我可以说,署科是除了生我养我的那个村庄外,我去过最多的一个村庄,因为这个村庄,有我的“亲人”。
(作者单位:湖南永顺县永茂镇卓福村)
(中国组织人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