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人社力量奏响振兴乐章

2023/7/12 来源:不详

中科爱心救助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220806/11415399.html

来源: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组织人事报

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全国人社系统以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以推进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人社帮扶工作为重点,组织实施人社帮扶专项行动,大力推进东西部人社协作,强化就业帮扶,强化技能帮扶,落实社保帮扶政策,加大人才人事帮扶力度,为群众幸福生活保驾护航,为产业发展汇聚动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就业帮扶增收入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人社部始终将强化就业帮扶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多措并举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帮助群众通过外出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实现增收致富。

人社部召开全国脱贫人口就业帮扶工作视频会,重点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制度,确保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稳定。会同国家乡村振兴局等部门印发《关于做好年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的通知》,对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和加强省内劳务协作提出明确要求。各地人社部门结合实际,务实功、出实招,有力有序推动就业帮扶政策落地生根。

促进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青海全面摸排农村劳动力就业意愿和重点企业用工需求,发挥线上线下就业服务平台作用,为供需双方畅通岗位对接渠道。云南建立“点对点”输送清单,提升组织化、规模化程度,积极开行“务工专列”“务工专车”,做好“一站式”转移输送工作,让劳动者“出家门就上车门、出车门就进厂门”。

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贵州健全完善“劳务公司+劳务合作社+劳务经纪人”有组织劳务输出方式,持续强化东西部劳务协作机制,稳住跨省务工基本盘。青岛与黄河流域九省区及东北三省70个城市建立劳务合作城市联盟,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合作城市建立劳务工作站,促进更多农村劳动力到青岛转移就业。

统筹用好乡村公益岗位。广西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创新开发一批防贫监测网格员、环卫维持员、治安巡逻员等乡村建设公益性岗位,全区有1.1万名搬迁群众通过公益性岗位实现就业。山东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大力开发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社会事业、设施维护、社会治理等城乡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困难群众就业,有力提高低收入劳动者收入。

推进劳务品牌建设。在各级人社部门的推动下,乡村振兴特色劳务品牌建设行动深入实施。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积极培育打造具有地域特色、行业特征和技能特点的劳务品牌,大力促进城乡劳动力就业创业。“紫阳修脚师”“会宁小杂粮厨师”“海原司机”……一个个劳务品牌成为亮闪闪的就业“金名片”,在拉动就业增长、促进群众增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技能帮扶强素质

通过参加妇婴护理职业技能培训班,广东五华县河东镇下一村的村民李辛酉成功考取技能证书,成为一名月嫂,平均月薪超过元。“我对现在的工作很满意,收入也稳定,日子越过越有盼头!”她欣慰地说。

乡村产业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支撑,拓宽农民就业渠道,提升农民收入水平,更离不开职业技能培训。人社部深入实施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做到“应培尽培、能培尽培”,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夯实技能支撑。

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能力。人社部会同财政部印发《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支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建设各级各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在资金政策支持上,扎实落实农民工免费培训政策、参训贫困劳动力生活费补贴政策、以工代训政策、技能鉴定补贴政策,为农民工参训提供有力保障。

广泛开展技能培训。各地认真组织开展在岗和待岗农民工以工代训,以训稳岗。在输入地,广泛组织转岗和失业农民工开展有针对性的定向定岗培训,提升农民工就业能力。在输出地,大力组织返乡农民工开展就业创业培训,促进农民工就近就业创业。

深入推进技能协作。贵州加强与广东优质培训资源合作,持续举办粤黔合作“广港班”“广汽班”“雪松班”“广建班”等订单班。江苏组织承担对口支援帮扶任务的市县人社局和技师学院,以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用人单位,组团与西藏、青海及所辖相关市(州)、县开展多领域零距离的合作对接,全面提升技能帮扶成效,有力提升帮扶地区“造血”功能。

社保帮扶保生活

“现在政策越来越好了,感谢政府帮我交了养老保险费,让我养老无忧。”年12月8日,提起政府代缴养老保险,湖北潜江市渔洋镇拖船埠村低保户陈远安万分感激。

为充分发挥社保帮扶政策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兜底性作用,人社部继续落实对困难群体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帮扶政策,为低保对象等四类缴费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真正实现“困有所扶、老有所养”。

各地人社部门完善政策措施,加强部门协作,大力推动社会保险帮扶政策落地落实。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人社部门与民政、卫健委、残联及乡村振兴等部门成立工作专班,加强数据筛选,做好代缴人员信息数据比对和系统变更,持续更新困难群体名单,及时代缴,按月做到动态清零。青海西宁市进一步加强与财政部门对接,做好资金预算、拨付、监管工作,保障代缴资金按时足额拨付到位。

为给群众提供完善便捷高效的社保经办服务,各地积极提升社保经办服务能力,增强乡镇(街道)、村(社区)社保服务平台管理和服务水平。四川阿坝州全面推行“综合柜员制”,进一步加大网上办事大厅、手机客户端、自助终端等服务渠道的应用,进一步压缩经办时限,跑出社保服务加速度。江苏淮安市将经办服务向基层延伸,在全市行政村(社区)共建立近个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快捷便民服务点”,基本实现城乡居保参保登记、个人缴费、待遇领取、权益查询“四个不出村”。

人才人事帮扶促发展

“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的博士到基地,现场指导科学种植技术,这可是平时花钱也买不到的服务!”江西吉安组织专家服务团下稻田、进大棚、看果园,帮助群众解决产业发展难题。从中获益良多,井冈山市拿山镇九丰农业负责人冯安源喜不自禁。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为夯实乡村振兴的人才基础,人社部加大人才人事帮扶力度,有力增强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持续开展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工作。人社部指导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对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单独制定职称评价标准,单独组织评审,单独确定通过率,取得的职称定向在基层岗位聘用,吸引更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建功立业。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等地区单独划定执业药师、社会工作者、卫生等10项职业资格考试合格标准,为乡村振兴增加更多专业技术人才供给。

深入推动“三支一扶”工作融入乡村振兴战略。聚焦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对青年人才的需求,扎实组织实施年“三支一扶”计划。招募人数由年的3.2万人增加到年的3.4万人。招募计划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脱贫县、易地扶贫搬迁大型和特大型集中安置区所在县倾斜,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等艰苦边远地区倾斜,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行计划单列。

继续开展高层次人才服务基层活动。浙江深入实施专家服务工程,全年举办专家服务活动场,邀请专家多名,破解各类难题超个,服务困难群众近18万人。重庆坚持以需求为牵引、问题为导向,建立“订单式”揭榜挂帅机制,由受援单位提出任务需求,人社部门发布需求清单,专家人才根据专业方向“揭榜领题”,做到“因才施策”“靶向帮扶”,让技术、成果与基层需求实现“嫁接”。福建坚持平台带动,增强服务水平,在全省遴选建设67个专家服务基地。依托专家服务基地,引导各领域专家深入基层开展项目研发、成果转化、合作攻关等活动,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广西人社系统精准谋划,开设专车、专列,安全有序护送农民工“点对点”返岗务工稳就业。图为赴粤务工专列。

贵州省遵义市积极构建“政府+职业技术学校+农户”模式,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帮助群众家门口就业,助力乡村振兴。图为汇川区山盆镇组织辖区农村劳动力、灵活就业人员等开展化妆师培训。

湖南永顺县人社干部组成服务队,深入基层一线开展社保认证等工作,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图为服务队成员帮助山河村村民进行养老金资格认证。

四川泸州市龙马潭区选派农技专家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政策宣讲、技术培训,助力乡村振兴。图为农技专家(中)向村民讲解黄桃疏果和剪枝等技术。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开展“万名专家人才服务基层”活动,选派教育、卫健、农业、水利、科技等各领域专家人才,深入产业一线和田间地头,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图为水产服务中心专家(右)深入水产养殖基地察看养殖情况。

辽宁朝阳县采取“科技特派团+本土专家+合作社”的校地合作模式,大力发展富硒产业项目,助力乡村振兴。图为省科技厅富硒科技特派团负责人王连顺(中)与本土专家(右)在胜利镇大嘎海图村千亩富硒小米种植基地察看小米生长情况。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54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