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美景让人神往然而,当浦市古镇永顺
2025/4/8 来源:不详秋风徐徐,深秋时节,湘西的美丽景色令人心驰神往。但当浦市古镇、永顺王村、默荣苗寨、边城茶窟等湘西旅游胜地,却如一张丰盛的大餐摆在眼前,让人欲罢不能。在如此多的美丽中做出选择,必须要有一种平静的心态。我的一个朋友提议我到那巴拉走一趟,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从湖南龙山到北部,一座座大山连绵,道路曲折,指引着我们去探索惹巴拉神秘莫测的地方。
首先是名称。“惹巴拉”两个音节一出,土家的味道就扑面而来。上网一看,原来惹巴拉景区是三个土家族村落,分别是彭家寨,惹巴拉和梁家寨。“惹巴拉”是土家国王到此游览的意思。
车子继续往山上开去,我们很快就接近了天空。白云在他们的头上飘荡,蔚蓝色的天空。惹巴拉是不是在一个仙人的洞府里?难道这捞车河水也是从天而来的?仔细想想,也有这个可能,要不然土家的国王,也不会在这里游玩。
就在他想着天河的时候,车子突然向山下开去。一条彩带般的道路将我们送到了山脚下,右边是一条长长的河流。河水清澈、宁静,就像天池里的泉水,让人的双眼变得清澈。岸边大片的稻谷呈现出诱人的金色,清风徐徐,一副春暖花开的景象。
步入惹巴拉,一条古色古香的风雨桥宛如一位宁静的老者,在秋日的余晖中,静静地欣赏着捞车河畔的清风。我相信,风雨桥肯定是了解过许多关于土家国王的传说,以及数百年来土家人的风风雨雨。
风雨桥是在洗车河、捞车河和靛房河相接的地方修建的。与其他地方的风雨桥不一样,这座大桥从三条江边的彭家寨、梁家寨、惹巴拉三条河畔伸展开来,构成了一个“Y”字形的三座桥梁。他在风雨桥的十字架上,看着通往三座山寨的分叉口,迟疑了一下,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去。
于是,他决定在大桥上停下脚步,好好观赏一下这座别具一格、气势恢弘的“白河飞虹”。桥面上的飞檐,给人一种古老而又古老的美感。红彤彤的灯笼挂在屋脊上,把石板和石墩都照的一片祥和。桥下,是汹涌澎湃的河流,当他们抵达这座城市时,突然停下了奔跑的步伐,一扫往日的狂野,变成了一副温顺的模样。寂静的秋水,在绿荫的衬托下,化作一池令人迷醉的绿色液体。原本只是一条小溪,此时就如一块硕大的黑玉,静静地趴在河面上,让人不由自主地生出一种身处世外桃源的错觉。
桥上有一些老太太在卖东西,篮子里放着一些土特产和小吃,让人看了都会放慢速度。蒿菜粑,糯米粽,米豆腐,都是小时候吃过的。三五成群的老年人聚在桥头,脸上带着灿烂的微笑,轻松地聊天。
从风雨桥上下来,在青石小道上停下脚步。在青翠的树木下,有青瓦,有花窗,有木栏杆,有小碾子,有吊脚楼。路过一座农舍,虽然大门紧锁,不能进入,但破败的木质大门,石阶,石墙,都给人一种古老的感觉,让人忍不住想起,这座宅子的背后,到底隐藏着多少年的风土人情。
摆手堂坐落在一栋又一栋的建筑之间。宽阔的广场是用大块的石头铺成的,看上去就像是一个普通的晒谷场。进入土家文化展厅,在摆手大厅的一侧,书籍、图片和服饰就象是一位热心的导游,将我带入了土家的神奇、深邃的文化世界。土家织锦是土家民族祭祀、摆手舞、民间吹打乐、土家服装等民族民间的一项极为悠久的民间手织技艺;“茅古斯”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具有表演和祭拜的双重属性,表现出土家族祖先打鱼、打猎、农耕的生活情景;除此之外,还有手舞足蹈、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的声音。
美丽的服饰,灿烂的文化,古朴的民俗,浓缩的浓缩在这个狭小的展厅里,密集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令人眼花缭乱。在门外的朋友们的劝说下,我终于离开了大厅。
突然间,偌大的摆手厅变得热闹非凡,穿着土家族服饰的“茅古斯”们正在火堆旁跳舞,表演着祖先们的劳动成果。土家族人在大殿里又唱又跳,尽情欢乐。他们对祖先的感激之情,颂扬他们的农庄之乐,并祈祷他们能够得到丰硕的丰收。
总算了解到,摆臂大殿是土家族的精神所在,它的形象要远胜于陈列馆里的文字和图像,具有更强的生命力、感染力和渗透力。土家族的古老文明,随着歌曲而活跃起来,展现出无限的神韵。
我顺着飘渺的歌声看向风雨桥,只见风雨桥的另一边,是一片金色的田野。惹巴拉的荒原上,到处都是麦子的声音。
没有喧嚣的吆喝声,没有慌乱的人流,没有狂乱的车流,没有失控的话语,没有紧张的表情,没有焦躁的心情,有的只是柔软的感情。在这儿,我是一位纯真的土著人,有河流,有山,有绿树,有稻浪,它们带着我的童趣和惊奇。
游览土家的历史古城
路线介绍:
参观芙蓉镇,参观“悬于瀑布之上的千年古城”,去惹巴拉岛,与神秘的毕斯卡相遇。从土家族舍巴日之乡到洗车河镇,到八面山的“空中草原”,开始了一次秦国的寻秦游。沿“千水百里长街”步行至碗米坡镇,体验首八峒,沙湾之秋。去龙城参观土家民俗风情园。
旅行线路:
永顺-芙蓉镇-龙山-惹巴拉-龙山-洗车河镇-龙山-八方山-龙山-里耶古城-保靖-碗米坡镇-保靖-保靖-隆木峒